博客归档

2011年10月16日星期日

十八丁老港

說起老港,霹靂州沿海一代的前輩幾乎都會聯想到當年被警方列為“頭號勁敵”的雙鎗大盜海王的軼事。老港是海王活躍的地方,警方曾經多次發現海王在老港出現,而最後一次圍剿海王,也是在老港。

據不願具名的老居民告知,海王在海上逃亡期間,經常在老港、十八丁柴笆、新芭及峇眼出現。他的行蹤不定,出入以快艇代步,腰間必有兩把短鎗,時刻都在防衛警方的突擊。

屋子傍水而建

“當時島上的居民都非常害怕海王,如果有陌生人來老港遊玩或探望親友,都必須照會海王一聲,不然會被海王毆打。海王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身份,所以對任何人都有很高的戒心,更擔心有人出賣他。”

他說,老港、峇眼及新笆漁村遠離內陸,屬於沼澤地帶,屋子傍水而建,漁民不多,自然成了海王匿藏及活動的最好地方,出入也不容易被警方發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島民指海王不偷、不搶,對這個傳奇人物的故事津津樂道。或許是坦心惹禍上身,島民在說著他的故事時,經常都會話到嘴邊留半句,再不然就是知頭不知尾,不願道盡海王的身世。

海陸空軍警大圍剿
海王始終逍遙法外

海王在海上“稱王”20年,不曾落入警網,警方為了挫其銳氣,仿效打擊共產黨的移民策略,把兩個黑區,即峇眼漁村移到峇東二關,新笆漁村移到大直弄。

因海王而創下的破天荒紀錄也很多,諸如以直升機空投傳單,催促人們勿接濟海王、海陸空千餘名軍警大圍剿等。只是,警方向海王發動大小20次的圍剿行動,都被他機警逃脫。

駁火中伐木工人一死一傷

海王逃亡初期,經人介紹,認識了老港的洪門會領袖,暫時在老港培智華小附近一間屋子棲身。他選擇老港為巢穴,主要是因為這裡的地理環境因素,當地被紅樹林環繞,有助於逃走和匿藏,如果有官兵在老港岸外發現他,他也能馬上發覺。

住在“笆頭”一間屋子的海王,每當有警方前來圍剿時,即立刻乘坐快艇逃往紅樹林沼澤地帶,令警方無功而返。

直到1978年的一次交手,警方5名精銳部隊攻擊老港附近一個工寮,海王與另一人越窗逃向寮後沼澤地帶,並以機鎗還擊,雙方駁火後寮內的十餘名紅樹伐木工人有兩人中鎗,而當中一人較後在送院後身亡。

此事之後,海王就秘密失蹤,其海上王國也跟著雲消霧散,而他也是唯一逍遙法外的“末代海王”。

盛娶越南新娘
促進人口增長

在西馬,只有兩間學校被教育局列為偏郊區學校,一間是老港的培智華小,另一間是大直弄的益華華小。培智華小校長周振彬坦言,在偏郊區學校執教的老師,可獲取額外500令吉的津貼,但許多老師都寧可不獲派到這種偏離城市、得乘船過海的學校執教。

然而,“到這裡執教的老師都認為,既然已被安排來到這裡教書,就面對現實吧!所以他們也都很享受當下,都能與島民及學生打成一片。”周振彬欣慰地說。

培智華小僅得35名學生

培智華小多年來一直是培育海島上新生代的搖籃。注重教育的華裔子民,在艱苦廝守漁村時,也不忘建設學校。

雖然這所華小的學生隨著人口外遷,全校學生僅有35名,不過近年學校設備來亦受到教育部關注而獲得逐步提昇,加上漁民近年“盛行”迎娶越南新娘,並在當地“製造”人口,出世的混血孩子自然被送到島上唯一的學校就讀,使得老港培智華小的學生人數開始回揚。

周振彬說,明年遇上龍年,因此該校有3名新生,扣除2名畢業生,學校明年會有36名學生。

目前,學校有8名教師和一名校長,每個年級開設一班,雖然現有的老師人手及節數分配不足,但大家都很樂意分擔工作。

教育部撥款建設
學校明年有水供

海水高漲的時期,在學校周圍可以看到很多捕捉螃蟹的網,這些都是學生們在上課前置放的,等到下課時就會有所斬穫。校長周振彬說,只要有幾隻螃蟹進入網內,學生就有額外的數十令吉收入。

“這裡的學生都很慷慨,經常會將漁獲送給老師,所以他們總有吃不完的海產。”

島民的生活簡單樸素,寄宿在島上的教職員與島民感情融洽,和學生的關係也非常好。周振彬說,老師每晚會在學生吃完晚飯後,要求他們回校補習。島上學生的成績課業表現一般,但經過老師在上課及課餘的引導,已有明顯進步。

學生逍遙設網捉螃蟹

“城市的學生競爭很大,凡事都要爭取第一,所以學生普遍被繁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。但遠離繁華的海島學生,則是樂天派,他們每天除了輕鬆上課之外,也會利用空餘時間設網捕螃蟹。”

老港海島是個沒有水供的地方,全島居民皆飲用天賜的雨水,學校也不例外。周振彬說,教育部在推行全國學校都有水供的計劃下,撥出了20萬令吉給培智華小,進行抽取地下水再過濾使用的工程,這個工程完成了差不多90%,預料明年學校就會有水供設備。

“教育部也會在學校設立發電機。國能公司技術人員之前已經到學校視察,目前只待動工及完成。”

出入靠漁船載送
校長需離島上網

在培智華小擔任校長7年的周振彬說,在老港海島上擔任校長,除了忙於校務,並沒有其他壓力與煩惱,這是在偏郊區尤其是海島上工作的好處,唯一令他感到煩腦的是,現在是電腦普及時代,要呈予教育部的文件都需要通過網上系統,而學校的上網系統連線欠佳,所以在必要時,他都被迫離島上網。

“在這裡,出入都要靠漁船載送,非常不便,除非必須外出辦事或開會,我才會離島,平時我都是寄宿在島上,而大多數老師一般會在週末離開海島回家,從外地來的老師,則只在學校假期才回家。”

儘管有著許多不便,但老港無疑是個容易令人忘記愁煩的地方。從太平十八丁漁港,循水路輕舟航抵老港漁村需20分鐘航程,沿著河道兩岸的是茂密的紅樹林與疏疏落落的漁家。

水道雖寬但河水濁淺,老港漁村就在水道左岸,長型排列的50戶漁家,是百年不變的沿河築建。一道經已改良成為水泥建造的通道,由左到右連接著整個漁村。大小漁舟就停泊在河岸漁寮前面,那是那麼令人心曠神怡的漁村景致。

踏足水泥橋走道,登上老港漁村,映入眼簾的正是經年累月生活在遠離繁忙城市的勞動人民,那種與陌生人保持距離的姿態,反映出的警惕性,讓人絕對可以理解。

事實上,他們是面冷心熱、謙恭樸實,在偏遠漁村中樂天知命、勤奮勞作的一群。在這治安越發敗壞的時代,老港漁村更突顯出難得的恬靜與安寧。

没有评论: